目前分類:打皂實驗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技法試驗 仿木紋皂

 木紋家事皂  

每隔一陣子皂界就會流行不同的花樣技法,這次流行的是仿木紋皂,顧名思義就是用咖啡色的皂用粉加上入模手法的不同創造出仿木紋的皂,然後就會有一窩蜂開課的需求,現在的皂課費用我實在是負擔不起,單堂課動輒破兩千以上實在不親民,加上曾經上過讓人很想翻桌的課,所以現在對這類皂課興趣缺缺。沒錢上課又想做出木紋的皂樣,乾脆自己動腦想看看怎做,看著人家的作品搜尋了一些線索,直接用家事皂實驗一下我的理論對與否?出來的成品還蠻像木紋的線條。

我的作法很簡單,其實就是利用回鍋渲方式,左右來回統一方向慢慢入模,倒的皂液量要像涓涓細流那樣緩緩地倒,出來的成品就會是細如木紋不規則啦! 但是這樣的做法左右兩側容易有迴轉的紋路,搞剛一點可以統一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或……,Any way就是倒皂液的起點和終點是在同一方向應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回到皂最終的使用目的不就是清潔嗎? 搞這麼多花樣真是做爽的。

沂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薄荷腦除了融解在油、精油中以外,不知道可以直接融解在稀釋皂糊嗎? 為了解開這個疑惑,我又發揮實驗精神玩看看。


稀釋皂糊的內容:




  • 椰子皂糊50%、蓖麻皂糊30%、山茶花皂糊20%、稀釋水2


  • 外加上0.2%乙基纖維素、甘油10%

    取稀釋皂糊300g裝在瓶子裡,薄荷腦量秤3g (1%),直接加入到瓶子內,搖晃後靜置開始觀察溶解狀況。


照片是第一天觀察融解的情況,實際完全溶解大約是在第6天完全溶解,女兒幫忙試洗,洗完的心得是好涼喔!




沂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想到一個很無聊的實驗,稀釋皂糊的比例到底是多少才是合理? 所以用溶鹼時不同水倍數的皂糊,對應稀釋水所需水量的比例為何?


    試驗了三種鹼:水比例皂糊1212.513,各取500g,剛開始第一次先使用一倍水500g,隔天經過12小時看了一下溶解狀況,12.513已經都融了,12還有些許皂糊浮在表面,但是晚上下班回家也溶解了,這次試驗失敗……

沂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馬鈴薯家事皂的前置作業太長這次不做了,改做一般的家事皂就好,望著冰箱內的左手香冰棒心想順便清一清吧! 一樣按照平常的作法前兩天把油鹼量好放涼,星期六早上就開工打皂,大約拿了200cc的左手香冰棒融入鹼水發現融的好慢,自作聰明的先把所有鹼水入油鍋後再把剩下的400g左手香冰棒放入油鍋,喇著喇著竟然閃T,心理納悶今天的配方不可能會閃T的呀! 是左手香的問題嗎? 不可能啊! 之前用過也沒事的,摸摸鍋子的溫度冷冷的,還帶有點水氣。腦中還在搜尋原因時忽然想到不會是遇到假皂化了吧! 為了證實我的疑問,馬上把電磁爐搬出來直接加熱,溫度不敢調太高,慢慢觀察鍋內變化,果然溫度漸漸升高之後又回復成原來的液狀,再繼續完成後面動作直到入模,隔天脫模切皂一切OK,打皂兩年第一次碰到假皂化。



沂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2 Sun 2012 19:25
  • 蒸皂

 颱風打出的衛星雲圖。



    隔天晚上脫模發現邊邊有白白〝呼呼〞的皂屑,對切後內部的狀況是還好,嗚嗚嗚表面鬆糕了,只好把它蒸了熱製,想說難得有一個青天白日的皂樣希望保留,就整條放到電鍋去蒸,結果蒸過頭皂有溶化的跡象,第二條改變作法,利用電鍋插電時的保溫溫度去悶皂約10分鐘,狀況有比較好但是還是有快融化的跡象,好好的一塊皂被我搞爛了,終於知道為什麼有皂友建議連矽膠模一起蒸,這樣才可以保留形狀。之後把融化的邊邊修一修捏成皂餅,其餘一整塊的再切小塊,熟成後分送給同事用吧!


    整形後的圖在這裡


沂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第四鍋馬鈴薯家事皂,配方、總量與第三鍋馬鈴薯家事皂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這次減少馬鈴薯入皂的量,因為上一鍋含皮的馬鈴薯家事皂放了一週才脫模切皂,表面還是非常的濕,等了三週才能蓋章,晾了超過5週才收皂。後來想想也許是馬鈴薯的量放太多了,因為馬鈴薯本身也是含水量不低的根莖類,加上有蒸煮過含水量再提高,才會造成晾皂時間整個拖長,所以這減少馬鈴薯用量試驗看看。


 


不含皮馬鈴薯


含皮馬鈴薯


入皂比例


脫模切皂時間


表面可蓋章時間


第一鍋


V


 


20%


3


3


第二鍋


V


 


20%


3


3


第三鍋



 


V


25%


1


3


第四鍋


 


V


18%


1


3

 

 

沂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花籽油皂2012/6/16

 

油溫:室溫

鹼溫:室溫

時間:10分鐘手打+5分鐘小幫手+5分鐘手打

 

熟成日:2012/8/16

    將紅花籽油替代芥花油使用在液皂已經有一段時日了,因為芥花油太容易酸敗,之前也試著將20%紅花籽油加入到薑皂內,試洗後驚訝它的洗感真的很優,泡泡大又多,但是又不確定那樣優的洗感是不是單純來自於紅花的特性,所以興起做單一油品的測試,一樣也是用20%椰子油30%棕櫚油剩下50%就是紅花籽油啦! 為以防萬一只開小量300g油重,第一次打這麼少的量,把平時量鹼水的杯子拿來打皂,加上小支的攪拌器,一整個好迷你喔!原本還想試紅花籽油要打多久才會Trace,可是實際喇了10分鐘後還是一點都沒有Trace的跡象,當下放棄馬上把小幫手拿出來,用小幫手打打停停也打了快5分鐘才Trace,怕少部分油沒皂化完全,之後手打還是免不了的,接下來就期待2個月後熟成試洗感囉!

 

 

沂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3/24這天的皂聚是麗玲發起的,主要是探討與驗證書上所寫的油品其洗感是否的那麼優? 是不是比較貴的油它的洗感就真的比較好? 這樣的體驗玩法要是個體戶來做大概是要砸重金的,月見草油、山茶花油都是價值不匪,萬一做出來的洗感不如預期,自己都不想用了更何況是送人用。所以團結力量大,揪桃園姐妹大家一起來,分擔費用順便聯絡感情,感謝”皂的原料工坊”莊先生提供場地給我們使用,當然所有的材料就直接跟莊先生買囉! 另外當天的皂材採買也是凹莊先生給優惠,我真的帶了一堆東西回家。

 

 

 

     聚會打的油品有米糠油、蓖麻油、酪梨油、甜杏仁油、榛果油、小麥胚芽油、月見草油、杏桃核仁油、澳洲胡桃油、山茶花油。所有油品固定比例椰油子20%、棕櫚油30%,剩下的50%就是要試驗的油啦! 我抽到澳洲胡桃油,使用的是精緻級的,油品的顏色好清澈喔! 若騙人家說那是水大概也不會懷疑,因為我是最後一個打的,為了縮短時間出動小幫手幫忙,之後分十份入牛奶盒模,聚會結束時各自帶走一組成品,期待二個月熟成試洗感

 

    洗感體驗紀錄:

 

 

 

 

 

 

 

 

 

 

 

 

 

 

 

 

 

 

 

 

 

沂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